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大发彩票app软件下载安卓 > 新闻动态 >

清 吴历《夕阳秋影图》欣赏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44    点击次数:68
吴历(1632—1718年),字渔山,号墨井道人、桃溪居士等,江苏常熟(今属江苏省)人。少年时遭遇明亡,信奉佛教,后转为信奉基督教。曾赴澳门,并受洗礼,教名西满·沙勿略(Simon ·Xareris),并学习西文。原计划去欧洲,因故未果,后回内陆,在上海、嘉定、苏州一带传教,卒后葬于上海南门外耶稣会墓地。早年学画于王鉴、王时敏,后接触西方文化,这对其山水画风的形成有潜在影响。喜用干笔焦墨,笔墨细腻,注重画面的纵深感,并略微注意到透视法的运用。吴历以其独到的艺术风貌与“四王”、恽寿平并称“清初六大家”。据《竹人续录》等史料载,吴氏兼擅刻竹,风格缜密,深受嘉定派影响。

图片

吴历《夕阳秋影图》纸本墨笔 75.2cmx35.3cm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吴历的家境和身世非常清苦,父亲去世后,靠卖画为生,31岁时,母亲和妻子又先后亡故。仕途无望,又失亲人,心境自是凄楚。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,继至澳门进耶稣会,前后在嘉定、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。加入天主教耶稣会后,吴历全身心投入了教会的工作,大约有近 20 年的时间他很少绘画创作。

图片

吴历虽曾师从王时敏、王鉴学过画,与王翚亦属同乡,但与四王不在同一阶层,他51岁时皈依了天主教,从教之余兼事绘画,并坚持“古人能文不求荐举,善画不求知赏,文以达吾心,画以适吾意。”与恽寿平一样,他也是以画的品相被归为主流的,其画作更注重文人画的精神内涵。

图片

这幅《夕阳秋影图》为吴历晚年所作,系临仿倪瓒《容膝斋图》等两岸一水式作品,款署“写云林遗墨”。画中近岸草亭傍水,高树成林,对岸则土山起伏。并题诗一首:“云开见山高,木落知风劲,亭下不逢人,夕阳淡秋影。”

图片

吴历的笔墨功夫深厚而精湛,用笔沉稳而灵动,线条流畅又富于变化。不过此幅作品用笔较倪画繁密琐碎,把折带皴变披麻皴,用墨干枯,简洁而准确地勾勒出山的形态,并辅以淡墨皴擦,配合干湿浓淡变化,使山脉既呈现出雄浑的气势,又有灵动的韵味,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好的宁静和深沉,是画家内心世界与艺术理念的深刻映照。虽与倪瓒相去甚远,仍不失为传世佳作,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光彩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我的网站